今天偶然在论坛看到一个帖子大家为了实现童年梦想都冲动消费过什么东西?,很多人在回复中介绍了自己为弥补童年的遗憾所购买的物品,有电子产品、漫画书、玩具,甚至还有零食,不一而足。在大家的回复中,可以发现很东西买来就基本上吃灰,但很少有人感到浪费,更多的是遗憾,遗憾这些迟到的冲动再也无法弥补过去的缺失。顺着这个话题,我想谈一谈,这些年来,我与有关童年的遗憾和冲动。

我的童年时代正是小霸王风靡的年代,村里的孩子如果有谁拥有了一台小霸王“学习机”,一定会成为所有人羡慕的对象。我每天跟在幸运者的屁股后面,成为他们最忠实的观众,看他们玩魂斗罗、坦克大战、超级玛丽、冒险岛等等游戏。看着他们在游戏中死掉、重生,陪着他们欢呼、懊恼。运气好的时候,他们也会让我握上手柄,过一把瘾。可不知是紧张还是天生就菜,每次玩不了几秒钟就会死掉,只能在恋恋不舍中把手柄交给下一个像我一样苦苦等待了很久的人。

孩子们的游戏机大多是向父母求来的,起初肯定是不同意,磨得久了也就松了口。但我从未向父母开口表达过想要拥有一台游戏机的想法,并不是不想要,而是知道即便开了口也不会有任何可能得到。我自小便被教育成一个懂事的人。所谓懂事,就是把自己放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父母亲赚钱不易,自己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任何与学习无关的欲望都是可耻的。

但我也不是一开始就是个“懂事”的孩子。一年庙会上,我固执地想要买香蕉吃,在母亲明确拒绝后赌气一个人走掉。后来我爸在不远的路边找到了我,把我带回了家,让我跪在地上,先是一顿踢打,然后强行灌给我一种让我素来恐惧的治疗消化不良的药,说是要治一治我挑食的毛病。最后,母亲苦口婆心地向我诉说生活的不易,“不要再让我们操心了,你要懂事”。那一年,我六岁。如此这般经历了多次,我终于被塑造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亲戚邻居们经常夸我,父母也很开心。

后来有一天,父亲去县城办事带上了我,一个在城里生活的姐姐招待了我们。进入她家的第一眼,我就看到了电视屏幕下的DVD影碟机,以及连接在上面的游戏手柄,随后眼睛就再也离不开了。许是看到了我眼神中的渴望,她主动问我想不想玩游戏机,我抬头望向父亲,在得到他的同意后用激动地拿起了手柄,第一次完整地拥有了自己的游戏时间。

我玩了整整一个下午,把每个熟悉或不熟悉的游戏都玩了个遍,从一开始的痴迷,到多巴胺退却后的激情丧失,再到百无聊赖、机械地在不同的游戏间切换。短短半天的时间,我就经历了电子沉迷和电子阳痿。

后来读研究生的时候,学校和导师每个月补助数千块钱生活费,不再需要向家里要钱也慢慢有了微薄的积蓄。一年双十一,无意间看到了Nintendo Switch的促销广告,心里的弦立即被拨动了起来——我渴望拥有它。两千多元的价格对于当时的自己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心里纠结了几次,还是在双十一前夕的一个深夜伴随着加速的心跳下了单。这是我的第一部游戏机,它也颠覆了自己对游戏的认知,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因一个游戏不吃不眠一整天。在海拉鲁大陆上,我和我手中的勇士,攀越一座座高山,不断了解并爱上这光怪陆离的世界。不仅仅是荒野之息,还有动物森友会、健身环大冒险,动辄数百小时的游戏时间,让Nintendo Switch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相比Nintendo Switch所带来的惊喜,Playstation 5购买过程和体验都显得有些平淡。毕业赋闲在家,穷极无聊的时候,恰逢Playstation 5发布,没有多少犹豫就下了单,通关了几个所谓的大作便放在角落里吃灰。兴许是对于游戏机,心中缺失的部分早已被Nintendo Switch所修复,至于此,也只能是锦上添花罢了。

而立之年,我不禁会想,所谓的“懂事”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不愿质疑父母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方式,毕竟在当时的经济和家庭条件下,能让我平安健康成长,他们已经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力。但我真诚地希望,每一个“懂事”的孩子,都可以不那么懂事,哪怕仅有一次也好。